10 计吏郭图(下)  三国之最风流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(5/5)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xsla.cc/85879/152.html

影,心道:“经过今晚这事儿,也不知他有没有后悔当初怎么就听从了钟繇的建议,把我任为了督邮?”

——

1,汉制,郡国每年都要遣吏至京,上报当年的户口、赋税等情况。

边远郡国是每三年一次。这个汇报的工作被称为“上计”。

计吏有计椽、计吏、计佐。郡中若有多个计吏,计椽为其长。计椽下是计吏,计吏下是计佐,计佐负责一些协助工作。计吏虽也是百石吏,但因为他们面对的将会是朝廷的公卿大臣,乃至天子,故而人选极其重要,不少是由郡功曹、郡主薄、五官椽转任过去的。

“传世文献所见的东汉计椽、计吏、计佐共38人,其中,确知其原先职务的计7人”。7个人中,三人是以郡功曹任计椽或计吏的,两人是以郡吏为计椽或计吏的,一人是以五官椽功曹为上计椽。一人是以郡功曹、主薄为计佐。7人中,较有名的有皇甫规、甘宁、邴原。

“郡将知规有兵略,乃命为功曹,使率甲士八百,与羌交战,斩首数级,贼遂退却。举规上计掾。”“(甘)宁为吏举计椽,补蜀郡丞,顷之,弃官归家”。

“时鲁国孔融在郡,教选计当任公卿之才,乃以郑玄为计掾,彭璆为计吏,(邴)原为计佐”。——邴原以郡功曹、主薄的身份才被任为一个计佐,似较偏低。之所以如此,大约是因郑玄、彭璆的名望太大。郑玄是硕儒,彭璆曾被孔融举为“方正”,虽不知其事迹,亦应为名贤。


10 计吏郭图(下)(5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